中山擬實施“北水南調”
專欄:業界觀察
發布日期:2012-01-09
閱讀量:11811
作者:admin
收藏:
◆"北水南調"戰略部署:將水廠的取水口(主要為全祿水廠取水口)北移至古鎮或東鳳河段,全長超過30 公里,并納入到中山水資源綜合規劃等規劃項目中建設。
本報訊 咸潮影響越來越烈,秋冬枯水期市民供水保障成為政府高度關注話題。昨日上午,省水利廳副廳長林旭鈿率省水利專家組一行抵達中山,與我市有關方面共商抗咸大計。林旭鈿支持中山啟動北水南調戰略部署、加快推進水廠取水口上移等,著眼長遠解決中山咸潮影響難題。副市長司徒偉湛參加了座談。
受氣候變化和上游來水減少等影響,今年咸潮來得更早、上溯更遠、影響時間更長,上個月24日,珠江更啟動應急調水,幫助中山特別是中山南部片區渡過難關。據了解,得益于珠江調水,我市各大水廠、水庫全力搶淡蓄水共3800萬立方米,為南部片區春節期間保供水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但本月2日起,第10波咸潮再次上溯,強度與上一波基本相當。目前南部片區各水廠、全祿水廠都不能正常抽水,現主要依靠蓄淡水庫(河涌)支撐,才能保障日常供水。
我市在科學調控蓄引水工程、解決近期問題的同時,也早著手謀劃一系列保障長遠供水安全大計。其中包括正啟動的“北水南調”戰略部署,也就是將水廠的取水口 (主要為全祿水廠取水口)北移至古鎮或東鳳河段,全長超過30公里,并納入到中山水資源綜合規劃等規劃項目中建設。記者在會議中獲悉,這一方案已獲初步共識,最終取水口具體選點,將由省水利廳論證、拍板。估算工程建設投資10億元以上。
同時,針對南部片區咸潮問題,我市有意加快實施南部鎮的內河涌整治,將這些內河打造成天然的“儲水倉”。其中南部鎮區的坦洲鎮內就有大小河涌35條,內涌容量近3000萬立方米,對其實施沖污后,可引淡水入內河涌,讓其構成一個可儲水的平原大水庫,有效增加應對咸潮的蓄水能力。
林旭鈿及有關專家深入分析中山面臨的咸潮壓力,稱贊中山抗壓思路清晰、主動,并取得良好成效,他們表示支持中山加快推進水廠取水上移、加快南部鎮內河涌整治等,也希望中山放寬眼界拓寬思路,跳出中山看中山供水,從更長遠考慮未來供水,在取水口布局、抗咸蓄水水庫建設、江庫取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。
據了解,進入秋冬季節以來,我市北部片區未受咸潮影響,中心城區由于增加了嵐田抗咸水庫和長江水廠擴容,供水能力提高,供水基本有保障。現咸潮影響最大的還是南部片區的坦洲、三鄉、神灣三鎮,這三個鎮已成中山目前抗咸的重點區域。
來源:2012年1月7日 中山日報